两种影像学方法对颌骨后部牙槽骨高度测量结果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曲面体层片和锥形束CT在测量上、下颌后部可用牙槽骨高度上的差异,分析曲面体层片的误差,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以62例第一磨牙缺失病例为研究样本,包括28例下颌牙列缺损、22例上颌牙列缺损和12例双颌牙列缺损病例.所有病例均拍摄曲面体层片(放置5 mm直径钢球)和锥形束CT.将曲面体层片数据导入图像处理软件,测量第一磨牙拟植入种植体部位(缺牙间隙的中点或者近中邻牙远中5 mm位置)牙槽嵴顶至下齿槽神经管上缘或上颌窦底最低点的距离,以钢球直径计算放大率并得到校正后的可用牙槽骨高度.对于锥形束CT图像,则是在配套软件界面下,确定拟植入种植体的三维位置,并测量该位置到上述参考点的距离.两组测量结果均输入SPSS软件,以T检验分析两种测量方法的差异.结果:共测量下颌病例40例,曲面体层片和锥形束CT测量所得平均距离分别为(14.6±3.4) mm和(13.7±2.8)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34例,曲面体层片和锥形束CT测量所得平均距离分别为(11.8±2.5) mm和(12.1±1.4)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比,发现在对下颌可用牙槽骨高度进行测量时,曲面体层片存在高估可能,在临床中,应增加种植体与下齿槽神经管的安全距离.
锥形束CT、曲面体层片、牙槽骨高度
29
R816.98(放射医学)
2013-03-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