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7651.2007.01.029
骨性二类错(牙合)患者上、下颌骨矢状结构病因机制分析
目的:研究我国骨性二类错(牙合)患者的病因机制是以上颌前突为主,还是下颌后缩为主,根据其病因机制找出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在头颅定位侧位X线片上,以ANB角大于5°作为判定标准,随机选取56例骨性二类错(牙合)患者为研究样本,以SNA、SNB为分析指标,分析上、下颌在矢状方向上的突、凹程度代表的结构特征,以分析骨性二类错牙合形成的病因机制.结果:所研究的骨性二类错(牙合)患者中92.9%的患者不存在上颌前突病因机制,67.9%的患者存在下颌后缩病因机制,而且这种上、下颌骨病因机制方面的差异性是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的.结论:我国骨性二类错(牙合)患者是以下颌后缩为主要机制的,提示要注重对于这种骨性二类错(牙合)患者的早期下颌前移矫治,而在对于生长发育高峰期已过的患者,要注意使用能代偿这种下颌后缩骨性机制的矫治设计方案.
骨性二类错(牙合)、上颌前突、下颌后缩、病因机制
23
R783.5(口腔科学)
2007-04-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