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飞蝗发声器结构与鸣声时域特征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亚洲飞蝗发声器结构与鸣声时域特征研究

引用
本文对亚洲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igratoria(L.)发声器的结构及鸣声的时域特征进行了研究.亚洲飞蝗主要的发声方式为前翅中闰脉-后足股节型,即前翅中闰脉的发声齿与后足股节内侧隆线相互摩擦发出鸣声.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发声器的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亚洲飞蝗前翅中闰脉具有单排规则排列的发声齿,发声齿为圆形颗粒状突起.同种不同个体,发声齿的形态与排列稳定,个体差异不明显.亚洲飞蝗雄性与雌性发声齿的数量和分布存在差异,雄性的发声齿发育较为正常,雌性的发声齿发育不完全,这可能是造成雄性鸣声较为清脆,雌性鸣声较为嘶哑的原因之一.鸣声时域波形图分析结果表明,亚洲飞蝗鸣声的脉冲序列由一系列具有典型双脉冲的脉冲组构成,每个脉冲组持续时间为0.042 s,脉冲组间隔为0.073 s;脉冲组中2个单脉冲持续时间分别为0.015 s和0.017 s,2个单脉冲的脉冲间隔约为0.0075 s.

亚洲飞蝗、发声器、鸣声、时域

48

Q959.739(动物学)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903021

2011-10-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891-89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应用昆虫学报

0452-8255

11-6020/Q

48

2011,48(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