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黄尾球跳甲的发生与防治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0452-8255.2006.05.007

玉米黄尾球跳甲的发生与防治

引用
调查研究玉米黄尾球跳甲Sphaeroderma apicale Baly的自然种群动态、自然种群生命表并对其药剂防治策略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玉米黄尾球跳甲在湖北宜昌1年发生1~2代,以成虫和蛹越冬.越冬代成虫4月中旬始现于田边的杂草,5月上旬迁入大田.百株成虫高峰出现在6月15日和8月7日;性比为0.491;卵始现于5月19日,产卵高峰出现在6月18日;平均卵量123.5粒,单雌最大卵量212粒;6月22日出现最高百株幼虫量.自然种群增长指数(I)为16.20.在发生盛期、高峰期、盛末期,玉米黄尾球跳甲被异角短胸姬小蜂Hemiptarsenus variconis Girault的寄生率分别为14.6,33.6和77.0%.马·辛硫磷1 000倍液和毒死蜱1 000倍液是防治玉米黄尾球跳甲比较理想的农药,校正防治效果分别为76.3%和66.5%;卵和1、2龄幼虫对化学药剂敏感性高,3龄幼虫对化学药剂敏感性低.结合以上的研究,提出玉米黄尾球跳甲的防治策略.

玉米黄尾球跳甲、玉米、种群动态、生命表、防治

43

Q95(动物学)

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2003AA201C01

2006-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621-62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昆虫知识

0452-8255

11-1829/Q

43

2006,43(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