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铃虫幼虫自相残杀习性与其龄期和食物营养的相关性
[目的]昆虫自相残杀行为可以促进特定病原体的传播,这在利用昆虫病原体防治害虫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研究旨在探究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幼虫自相残杀习性与其龄期及食物营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饲喂室内品系和野外品系的棉铃虫幼虫含不同Na+浓度的人工饲料,并在饲养至3龄、4龄、5龄和6龄时,将取食相同饲料的10头幼虫为一群组移入同一培养皿中,通过测定各处理幼虫存活率,评估幼虫龄期和饲料中的Na+含量对自相残杀行为的影响.[结果]当以3龄和4龄为群组的起始龄期时,棉铃虫幼虫存活率显著低于起始龄期为5龄和6龄的群组.此外,取食正常人工饲料的幼虫存活率最高,取食缺钠饲料时,幼虫存活率明显下降.最后,幼虫群组起始龄期和食物Na+含量对幼虫化蛹率无明显影响.[结论]结果说明,棉铃虫4和5龄幼虫与3和6龄幼虫相比,自相残杀行为发生的概率更大,而Na+含量较低的食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自相残杀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本研究为在这一领域的进一步工作提供了基础.
棉铃虫、幼虫、自相残杀、幼虫龄期、食物营养、钠离子
58
Q968(昆虫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671368;新疆高等教育机构科研项目XJEDU2006123
2015-05-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75-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