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真棉蚧蜡泌物的超微形态、红外光谱与化学成分特征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0-7482.2006.02.001

柑橘真棉蚧蜡泌物的超微形态、红外光谱与化学成分特征

引用
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柑橘真棉蚧Eupulvinaria citricola (Kuwana)(半翅目:蚧科)蜡泌物的超微形态、红外光谱和卵囊蜡质的化学成分特征.结果发现:该蚧雌虫背面腺体分泌湿蜡,在体表面形成薄的半透明蜡壳,背面蜡壳分为6个小区,表面由湿蜡凝结成片状和蜡块状构造.雌成虫产卵期由腹面多格腺分泌丝状蜡结成卵囊.雄若虫也分泌湿蜡,雄蛹的蜡茧薄,表面有浅的凹凸花纹.用雌成虫卵囊、背面蜡壳和雄茧的蜡质作红外光谱分析,它们的谱图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吸收峰群分为5个区域:2 900cm-1附近的3个强吸收峰组成的峰群是>CH2 和-CH3的特征吸收峰;1 800 cm-1~1 500 cm-1之间的吸收峰群是羰基(>C=O)和C=C键的伸缩振动;1 500 cm-1~1 400 cm-1区域是>CH2和-CH3基团的吸收峰;1 400 cm-1~1 000 cm-1之间为饱和碳链-C-C-C-骨架振动.730 cm-1附近为环状化合物的基团吸收峰群.由此确定它们的组成都是长碳链结构的脂肪酸、脂肪醇、烃类、酯类或带有环状结构的化合物.其主要区别在第2、3、4区吸收峰的形式、强度和数量,反映出基团的种类和数量不同.雌成虫卵囊蜡质甲酯化后GC/MS检测出7个组分(表1),全部为长链脂肪酸.未经甲酯化的蜡质检测出4类16个组分(表2),可分为长链烃、酸、醇、酯.第一类为饱和长链烃,5个组分,占总组分的38.38%;第二类是长链脂肪酸,包括直链饱和酸和不饱和酸共6个组分,占31.59%;第三类是直链饱和醇,占2.87%;第四类是酯类化合物,4个组分,占总组分的27.16%.

半翅目、柑橘真棉蚧、蜡泌物、超微形态、红外光谱特征、化学成分

28

Q965(昆虫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087;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31065

2006-07-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81-9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昆虫分类学报

1000-7482

61-1084/Q

28

2006,28(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