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同时重视"遗产日"的文化与自然属性 ——写在2017年第一个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日"之后的思考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3-1093.2017.07.005

如何同时重视"遗产日"的文化与自然属性 ——写在2017年第一个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日"之后的思考

引用
自2006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第一个"中国文化遗产日"至今,"遗产日"作为一个词与文化紧紧相连支撑了一系列富有征程的遗产保护与传承活动,还极大地提升了国际文化遗产的传播.对于设立"文化遗产日"的缘起,在翻阅文献中发现: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2005年3月3日-12日)的提案集上有以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等数十人联名的"关于设立文化遗产日"提案,对此2013年1月由天津大学出版社的《用提案呵护文化遗产》一书对此也有表述.从全球范围看,"文化遗产日"活动源自法国的20世纪60年代,他们将每年6月第二个周日定为"文化遗产日",自1992年起欧洲已有多个国家加入了"文化遗产日"活动行列,到2003年,欧洲的文化遗产日活动得到普及.而对于文物大国的中国那时很少能够有意识地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行动中.设立中国的"文化遗产日"不仅是彰显我国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的主导作用和决心,也是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新体制的新举措,更是面向世界的壮举.值得关注2017年在"中国文化遗产日"推进了11个年头后,国务院对遗产日内涵做出调整,自2017年6月第二个周六起,中国文化遗产日变更为"文化与自然遗产日",为此要求遗产管理者与执行者们要加大对其丰富内涵的理解与宣传,旨在让自然与文化的"双主题"普惠公众.

文化遗产日、自然属性、一个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活动、文化与自然遗产、提案、国务院、自然与文化、大学出版社、文物局、全国政协、欧洲、内涵、国家、执行者、新体制、管理者、单霁翔、主题

F59;K27

2017-08-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38-39,4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建筑设计管理

1673-1093

21-1311/TU

2017,(7)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