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近零碳、零碳居住建筑碳排放控制指标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3614/j.cnki.11-1962/tu.2023.02.02

低碳、近零碳、零碳居住建筑碳排放控制指标研究

引用
制定低碳、近零碳、零碳建筑碳排放分级控制指标是国家标准《零碳建筑技术标准》的重要技术工作,本文分析了影响居住建筑碳排放的关键影响因素和碳中和目标下实现零碳居住建筑的技术途径,在此基础上分别计算了提升建筑能效等级和调整建筑用能结构对居住建筑碳排放的影响度,并根据28栋示范项目的实际碳排放强度进行比对校准,提出低碳、近零碳、零碳居住建筑碳排放控制指标形式和数值建议.结果表明:实现居住建筑零碳排放需要建筑用能侧和能源生产侧协同推进,在电网目前清洁化水平下,提升建筑能效等级能够使居住建筑较GB 55015-2021《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的等效碳排放降低10%~38%,调整建筑用能结构可降低碳排放5%~33%;如以GB 55015-2021《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居住建筑等效碳排放强度为基准值,以实现零碳排放为目标,将居住建筑碳排放分为低碳、零碳两级进行目标引导,则建议将不同气候区低碳建筑碳排放控制指标设定在18~22 kgCO2/(m2·a),如将居住建筑碳排放分为低碳、近零碳、零碳三级进行目标引导,则将低碳建筑控制指标建议设定为18~22 kgCO2/(m2·a),近零碳建筑控制指标建议设定为13~17 kgCO2/(m2·a).

低碳建筑、近零碳建筑、零碳建筑、控制指标

39

TU831(房屋建筑设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基金

2023-03-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1-19,5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建筑科学

1002-8528

11-1962/TU

39

2023,39(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