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2-9455.2023.18.003
不同年龄分期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总结不同年龄分期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儿童IM的认识与诊断水平.方法 根据小儿年龄分期分为婴幼儿组(<3岁)、学龄前期组(3~<6岁)、学龄期组(6~<10岁)和青春期组(≥10岁),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468例IM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信息、临床症状、入院体征、并发症、病程中首次实验室指标,分析比较4个年龄组IM患儿的临床特点.结果 468例IM患儿中婴幼儿组127例(27.14%),学龄前期组205例(43.80%),学龄期组115例(24.57%),青春期组21例(4.49%),4个年龄组间性别、发病季节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幼儿组脾大的发生率低于其余3个年龄组(P<0.05);学龄期组热程、住院天数以及咽痛的发生率大于婴幼儿组、学龄前期组(P<0.05);青春期组热程大于婴幼儿组、学龄前期组(P<0.05),乏力和咽痛的发生率高于其余3个年龄组(P<0.05).234例(50.00%)IM患儿存在并发症,发生率位居前三的是肝损害(25.85%)、继发性粒细胞减少(19.44%)和心肌损害(11.97%).学龄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婴幼儿组、学龄前期组(P<0.05),肝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婴幼儿组、学龄前期组(P<0.001).4个年龄组肝损害均以轻度为主,学龄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升高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升高的发生率均高于婴幼儿组、学龄前期组(P<0.05).学龄期组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婴幼儿组、学龄前期组(P<0.05).学龄期组、青春期组淋巴细胞百分率升高的发生率高于婴幼儿组、学龄前期组(P<0.05).364例IM患儿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主要表现为Th细胞比例降低、Ts细胞比例升高、Th/Ts比值降低、B淋巴细胞比例降低.4个年龄组间Th细胞比例、Ts细胞比例、Th/Ts比值、B淋巴细胞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学龄期组与青春期组间Th细胞比例、Ts细胞比例、Th/Ts比值、B淋巴细胞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幼儿组NK细胞比例高于学龄前期组、学龄期组(P<0.05),Th细胞比例降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学龄前期组、学龄期组(P<0.001),B淋巴细胞比例降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余3个年龄组(P<0.001).结论 IM在不同年龄分期儿童的临床表现不同,淋巴细胞亚群差异明显,学龄期儿童较婴幼儿组、学龄前期组更易发生转氨酶升高及肝损害.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儿童、年龄分期、临床特点、淋巴细胞亚群、肝损害
20
R725.1(儿科学)
陕西省西安市创新能力强基计划-医学研究项目21YXYJ0014
2023-10-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2638-2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