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梭菌感染分子诊断研究现状及进展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2-9455.2016.17.053

艰难梭菌感染分子诊断研究现状及进展

引用
艰难梭菌是一种革兰阳性厌氧芽孢杆菌,在自然环境、动物以及人体肠道中广泛存在,是人体肠道的正常菌群。1935年在新生儿肠道发现,1978年确定与伪膜性肠炎有关,但直到2003年在北美引起大流行,艰难梭菌感染(CDI)才开始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现已确定,艰难梭菌是医院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25%~33%的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90%的伪膜性肠炎与之有关。CDI的疾病谱非常广泛,包括无症状携带者、自限性腹泻到中度腹泻、伪膜性肠炎,甚至是危及生命的暴发性肠炎。近年来,由于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放、化疗和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以及鼻胃管、灌肠等侵入性操作,艰难梭菌的感染率不断上升,尤其是自2003年北美发现高毒力菌株核糖体027型以来,因其具有更高的毒素量、更强的耐药性及传染性,感染者疾病的严重程度上升,治疗难度增加,治疗费用提高,给患者和医务人员造成了极大的挑战。快速、准确诊断CDI ,不但可以使患者获益,还能防止其在人群中引起暴发流行。早期的诊断主要靠细胞培养毒素中和实验和产毒菌株培养,但这两种方法耗时长、技术要求高,现多用于新方法的评估;直接针对细菌毒素 tcdA和/或tcdB的酶联免疫法(EIAs)因简单、快捷曾一度受到大多数实验室的青睐,但后来发现因毒素分解、表位改变等导致其敏感性不够;于是,针对细菌毒素基因tcdA、tcdB以及二元毒素基因cdt、毒素调节基因tcdC ,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省时又省力的核酸扩增方法开始引起重视。近年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 A )批准的核酸扩增方法就有10余种,很多实验室也建立了自己的实验方法。本文就近年来艰难梭菌的核酸扩增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

艰难梭菌、核酸扩增、聚合酶链反应、环介导恒温扩增、依赖解旋酶的恒温扩增

13

R51;R44

2016-09-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2533-253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检验医学与临床

1672-9455

50-1167/R

13

2016,13(17)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