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吸附技术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2-9455.2015.20.064

血液吸附技术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引用
随着生物材料的不断发展和血液净化设备的不断改进,血液净化技术正飞速发展,更加多样化,在临床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1]。1982年美国 FDA 批准连续动静脉血液滤过(CAVH)可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应用,从而相继衍生出更多血液净化方式,并应用于非肾脏病领域。1998年Tetta等[2]提出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CPFA ),该研究表明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通过增加对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的清除率,调整内环境平衡[3]。2001年,有研究者将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 ARS )这种新型治疗模式应用于肝功能衰竭的临床治疗。虽然已有研究表明对CRRT的认可[4‐5],然而CRRT并不是万能的血液净化方式,当遇到大分子溶质及蛋白结合率高的溶质时,CRRT会丧失威力[1]。同时,有研究表明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的清除是对流与吸附共同的作用[6],也有研究认为是由于透析膜的吸附作用进行清除,而不是依赖膜的物质转运[7]。谢红浪等[8]观察发现,采用聚酰胺膜的F H66D型血滤器进行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能有效清除肿瘤抑制因子(TNF),检测血液中的T N F水平显著下降,白细胞介素(IL )‐1β、IL‐8水平都有下降,但差异不显著。然而以上细胞因子均未在超滤液中检测出来,说明主要是吸附作用清除了 TNF。CVVH (AN69膜)也是利用膜的吸附作用来清除循环中细胞因子,但是需要吸附必须与对流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吸附性能。众多研究表明,连续性血液滤过对细胞因子的清除依附于膜材料的吸附作用,然而吸附会很快达到饱和,清除效率有限。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将吸附技术与其他血液净化方式联合应用,即采用将不同血液净化技术组合或结合在一起的集成技术[1],主要是通过结合血液净化的三大基本理论,即弥散、对流和吸附,改变单纯的血液透析,开展更多血液净化的模式,不仅可以清除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弱化炎性反应,调节免疫状态,稳定内环境,还可以给患者提供营养治疗空间,对多个脏器功能进行支持,从而使其功能由简单的肾脏替代功能成了多器官功能支持与生命的维持[5,9]。吸附技术也成为了危重症领域不可或缺的一种治疗手段。

血液吸附技术、危重症、效果、治疗

R5 ;R69

重庆市医学科研计划项目20143062。

2015-10-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3121-3123,313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检验医学与临床

1672-9455

50-1167/R

2015,(20)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