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母乳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2-9455.2006.03.005

检测母乳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引用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产妇母乳喂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产妇分为[A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的S/CO值>1]和B组(HBeAg的S/CO值<1),两组共48例均母乳喂养.新生儿于生后即肌注200 IU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1支(喂奶前),并于生后1个月、2个月和6个月注射乙型肝炎疫苗30 μg各1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产后3 d内、1个月和6个月乳汁及婴儿3 d内、1个月和6个月血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滴度,同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测定3 d内、1个月和6个月汁中HBV-DNA.结果乳汁仅A组初乳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HBeAg滴度明显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BV-DNA阳性率比较仅初乳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3 d内血清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滴度均异常,两组比较HBeAg和抗-HBe滴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婴儿血清中HBsAg、HBeAg和抗-HBc滴度均无异常而且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虽然A组产妇初乳HBV-DNA的阳性率高,但母乳喂养至6个月时婴儿血中均未发现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滴度异常,而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乳汁中的排毒性与产妇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方式有关;HBeAg S/CO值>1的产妇初乳排毒性较强,但只要在哺乳前给婴儿肌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使血中有一定的保护性抗体的前提下母乳喂养是安全的.

母乳、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3

R446.1(诊断学)

2006-07-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04-10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检验医学与临床

1672-9455

50-1167/R

3

2006,3(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