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基准的深化与离散:再论明清以降的虚银两制度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0-579X.2021.01.014

价值基准的深化与离散:再论明清以降的虚银两制度

引用
虚银两制度是银两史研究的重难点问题.作为一种制度,虚银两有效运行的背后存在一套由各类金融机构、商人组织操持运行的制度构架.虚银两在晚清时期大量涌现,实际是白银价值基准日益深化发展的产物:从官方"纹银"标准到不同库平银两的出现,说明政府财政领域的各种平制与银色标准的有机结合;民间社会除"纹银""足银"标准外,另有纷繁多样的地方诸色银两,它们与地方差异化的平制结合形成更为多元的地方虚银标准,而不同的兑制反映着行业和地域习惯的差别.近代虚银两标准虽有地域局部统一的趋势,然与西欧国家逐渐成形的本位制度以及"一国一币"的主权货币制度所呈现的信用聚合特质相比,虚银两与白银的价值基准演化路径,具有离散特点.

白银、虚银两、价值基准、深化、离散

54

K24;F12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转向'白银时代':元明货币流通体制的转型";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转向'白银时代':明代货币白银化与银钱并行的形成";江西省博士后科研项目择优资助项目"元明变迁视野下的明代货币流通体制转型研究";江西省博士后日常经费资助项目"明清铜钱体系的式微与重整"

2021-04-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124-13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000-579X

36-1025/C

54

2021,54(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