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2286.2010.02.040
乡村聚落水蚀特征研究——以陕北3个典型乡村为例
通过2003-2005年定位观测资料的分析发现:(1)陕北多沙粗沙区乡村聚落特殊的下垫面容易产生地表径流,导致水的流失,而水蚀后的下垫面产流量更大(2003年全区平均径流系数为0.27,2004年为0.34),水蚀强度也更大(2003年全区平均侵蚀强度为1 698.7 t/km2,2004年为5 434.3 t/km2).2004年全区户间道路、户间空地、庭院的平均侵蚀强度分别达7 348 t/km2,6 873.2 t/km2,2 081.7 t/km2,除庭院属轻度级侵蚀外,其他均达强度级侵蚀,应加强研究和防治.(2)水蚀泥沙的粒度各年均以0. 01~0. 05 mm的粗粉沙为主,占到43%以上.泥沙粒度结构从区域来看,从南到北细粒成分愈来愈少,粗粒成分越来越多;从时间变化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粒径较小的泥沙(包括粒径<0.05 μm的胶粒、粘粒和粉沙)含量逐年减小,而粒径>0.05 μm的粗泥沙含量逐年增大.
乡村聚落、水蚀、多沙粗沙区、陕北
32
S157;TV141(土壤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279019
2010-07-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41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