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隧道邻近地裂缝带的地震响应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1-1637.2018.04.008

地铁隧道邻近地裂缝带的地震响应

引用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在不同震级人工地震波作用下,研究了具有近距离平行地裂缝的地铁隧道的加速度、位移和内力特征,计算了地裂缝的影响区域、围岩动土压力变化规律和隧道与围岩接触动土压力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地表距隧道水平距离约25~50 m范围内加速度响应存在一个附加放大区域;当输入地震动强度较小时(50年超越概率为63%),地铁隧道拱顶和拱底处相对水平位移都较小(约为0.39 mm),但随着输入地震动强度的增大(50年超越概率为2%),拱顶和拱底的相对水平位移均逐渐增大,最终增大至1.53 mm;在地震动作用下,隧道结构的左、右拱肩和拱脚处的轴力都较大,其中右拱脚处的轴力最大,为1926 kN;隧道结构的左、右拱腰处的弯矩和剪力都较大,其中最大弯矩与最大剪力在右拱腰处,分别为78.54 kN?m与1830 kN;随着地震动强度的增大,隧道结构的内力逐渐增强;地裂缝附近的动土压力较大,并向两侧逐渐减小;在中震作用下隧道拱顶处,地裂缝上盘影响宽度为25 m,下盘影响宽度为20 m,在拱底处,地裂缝上盘影响宽度为26 m,下盘影响宽度为22 m;在大震作用下,地裂缝上、下盘影响宽度较中震时增大约35%;地裂缝附近的隧道拱顶和拱底的动土压力变化规律与无地裂缝时基本一致,但隧道结构附近的动土压力较大,其最大值为138 kPa;在地震动作用下,隧道结构拱腰处的接触动土压力增量较大,右拱腰处即靠近地裂缝一侧最大,增量为45.27%,拱顶次之,增量为13.41%,拱底最小,增量为6.86%.

地铁隧道、地震荷载、活动地裂缝、地震响应、数值模拟、动土压力

18

U459.3(隧道工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2277,4163063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300102268502;国家 973 计划项目2014CB744700

2018-11-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72-8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1671-1637

61-1369/U

18

2018,18(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