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整合性接合元件基因组分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7644/j.issn.1674-9960.2023.07.004

支原体整合性接合元件基因组分析

引用
目的 探讨支原体整合性接合元件(MICE)的传播特征及其为宿主支原体带来的影响,从基因组水平全面分析其结构、功能、进化、传播和泛基因组学、系统发生关系以及遗传差异的分子基础.方法 收集MICE序列共21条,利用OrthoFinder程序构建其直系同源基因/蛋白质组,并通过比对分析其结构与功能特征,充分利用MICE的基因组数据并综合多个现有基因注释数据库对收集到的MICE所包含的基因进行注释,使用PanGP构建MICE的泛基因组模型,基因含量法构建泛基因组的系统发生树,RDP4对MICE基因组进行重组事件分析,Datamonkey识别MICE基因组中正选择位点,I-TASSER预测蛋白的三维结构,从全基因组角度探讨MICE的进化关系.结果 在收集到的MICE原件419个蛋白中,对其中386个进行了注释,并识别了其核心模块的关键基因:T4SS四型分泌系统、SSB单链结合蛋白和TraE蛋白;对MICE的整合与剪切模块、复制模块、分泌模块进行了定义,使对同类MICE的结构功能进化等分析时更加有迹可循;发现其中有9个MICE携带毒力基因;MICE的泛基因组表现出封闭模式;核心基因树与泛基因树的拓扑结构差异显著;识别了8个直系同源基因组的重组信号,5个直系同源蛋白质组的正选择位点,蛋白质结构预测结果显示这些正选择位点与元件的转移运输相关.结论 普遍将MICE视作一类整合性接合元件(ICE)进行描述可能并不合适,而在泛基因组分析中无核心基因,在核心模块及骨架分析中也明显展示出数种模式.

支原体整合性接合元件、水平基因转移、可移动遗传元件、泛基因组、直系同源蛋白家族

47

R375;Q78(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

四川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基础研究培育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2023-07-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500-507,51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军事医学

1674-9960

11-5950/R

47

2023,47(7)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