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668/j.issn.1006-9070.2022.01.020
2016-2020年睢宁县蚊媒监测结果
目的 了解睢宁县常见蚊虫种类和密度,为评估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提供数据.方法 选择睢宁县城区居民区、公园、医院、湿地公园各1处,朱楼乡王楼村居民区、外环境各1处,共计6类环境作为监测点,采用通宵灯诱法、半通宵人诱法进行蚊虫密度监测和种群鉴定.结果 2016-2020年,诱蚊灯捕获成蚊39 891只,总平均密度1.85只/(灯·h).2016年成蚊密度水平最低[0.71只/(灯·h)],2019年最高[2.57只/(灯·h)],不同年份成蚊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2.64,P<0.01).7月上旬蚊虫密度最高,不同旬成蚊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 448.29,P<0.01).优势蚊种为淡色库蚊(占92.66%),不同成蚊蚊种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4.33,P<0.01).6类监测生境中,农村外环境捕获成蚊数量最多,密度水平达到6.24只/(灯·h),不同生境成蚊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 293.77,P<0.01).人诱饵捕蚊2 355只,平均叮咬率为2.36只/(人·夜),蚊媒蚊种和密度高峰与灯诱法基本一致.结论 睢宁县优势蚊种为库蚊,有传染源存在的情况下蚊媒传染病仍有散发的可能.
传染病、虫媒、密度监测、种群构成
33
R184.31(流行病学与防疫)
2022-04-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