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火配分贝氏体钢不同位置残余奥氏体C、Mn元素表征及其稳定性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1900/0412.1961.2018.00270

淬火配分贝氏体钢不同位置残余奥氏体C、Mn元素表征及其稳定性

引用
采用部分奥氏体化-两相区保温-淬火-配分(IQ&PB)热处理工艺,借助SEM、TEM、XRD研究了淬火配分贝氏体钢组织形貌及残余奥氏体特征,利用EPMA、EBSD、纳米压痕等表征了不同位置残余奥氏体中合金元素的分布情况,结合室温拉伸应力-应变曲线,研究了C、Mn元素对不同位置残余奥氏体稳定性的影响及其相变规律.结果 表明,淬火贝氏体钢室温组织中残余奥氏体以块状和薄膜状形态存在.在拉伸形变过程中,发生TRIP效应,残余奥氏体体积减小,相变优先发生在铁素体晶界,最后发生在贝氏体板条之间,C、Mn元素对残余奥氏体有稳定作用,使残余奥氏体不易发生相变.拉伸断口处应力集中,残余奥氏体完全转变为马氏体,距离断口2和4mm处,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分别为3.12%和5.03%.薄膜状残余奥氏体比块状残余奥氏体稳定性更强,并且<111>γ晶向的残余奥氏体不稳定,容易向马氏体转变.

淬火配分贝氏体钢、不同位置残余奥氏体、C、Mn元素分布、残余奥氏体稳定性、TRIP效应

55

TG142.4(金属学与热处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574107和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E2017209048

2019-04-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332-34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金属学报

0412-1961

21-1139/TG

55

2019,55(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