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加•维尔托夫与百年中国电影——以《持摄影机的男人》《延安与八路军》《马大夫的诊所》为中心
前苏联吉加?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理论及其代表作品,自20世纪30年代初译介到中国开始,就对中国电影理论与电影创作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潜隐的,也有显在的.20世纪30年代刘呐鸥所代表的”新感觉派”电影,20世纪40年代袁牧之所代表的左翼纪录电影,20世纪90年代以来丛峰等人的”新纪录电影”,都与维尔托夫之间存在比较显在的影响关系.由于特定时代文化语境的不同,中国电影在电影观念、电影创作目的、技术条件等方面的不同,对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理论及其电影作品的理解、认识与接受也就不同,具有比较明显的主体差异性与历史阶段性.虽然每个历史阶段不同电影人所受的影响不一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对纪录电影形式的关注,对纪录真实的坚持与执着.
吉加·维尔托夫、”电影眼睛”理论、《持摄影机的人》、中国电影、记录电影
2021-03-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