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用“第二相”
”第二相”一词,在国内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为”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编写的教材.使用这个词,本来只是为了讨论多相合金塑性形变过程中非基体相对位错滑动的影响时便于叙述,并未把它视为专业术语.80年代中期,这个词开始在刊物中出现并受到一些作者的偏爱,即使是有通用名称和公认的分子式的非基体相,也要冠以”第二相”.本刊的审稿专家曾多次对此提出异议,最近一位很有影响的专家明确指出要”消除”第二相.事实上,我们遵照专家意见所作的文字处理,大体上也就是”消除”.从作者对校样反馈的信息看,一般都乐于认同,说明这种”消除”处理未伤原意.专家们之所以不赞成随意使用这个词,首先是因为加上它非但不能更多地说明问题,反而会平添累赘,甚至产生语病.有一篇讨论20CrMnTi钢中的氮化钛的文章,主题是氮化钛,文中却基本不直呼其名,偏要用”第二相”取代.作者似乎忘记了渗碳层中还有碳化物和残留奥氏体.还有一篇对一种低熔点合金进行组织分析的论文,把基体相之外的4种组成相都分别称为”第二相”,为了加以区别,又不得不分别附加1,2,3,4等编号,令人啼笑皆非.作为编辑人员,我们经常想到的是广大读者,深愿他们读到的都是简洁明晰的高水平论文.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也深愿和各位作者通力合作,消除累赘、避免语病.从我们接触过的稿件看,值得商量的类似问题还不算少.从本期开始辟出这个栏目,就是想陆续把这些问题摆出来,展开讨论,以便取得共识.此外,我们还欢迎大家对本刊刊出的论文发表看法,利用这个栏目坦率交换意见,互相切磋,共同提高.作为栏目的开篇,首先倡议慎用”第二相”.我们的意见未必正确,至少未必完全正确.竭诚欢迎我们的作者、读者和专家们惠予指正.
二相、专家意见、基体相、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论文发表、栏目、氮化钛、低熔点合金、残留奥氏体、组织分析、专业术语、语病、形变过程、文字处理、审稿专家、共同提高、多相合金、读者、编辑人员、碳化物
22
TG1;TM5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