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禾花鲤对稻田土壤养分、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5889/j.issn.1002-1302.2023.17.027

养殖禾花鲤对稻田土壤养分、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引用
为探明稻田养鱼与水稻种植的相互促进作用并同时确定稻田养殖鱼类的最适放养密度,用禾花鲤为试验鱼开展了为期130 d稻田养殖试验.设计了水稻单作组和3个不同放养密度(1.50万、2.25万、3.00万尾/hm2)的稻鱼共作组,通过对比分析种养前后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组成的差异,以此来评价鱼类养殖对水稻种植的有益效果;并通过平均规格、特定生长率、成活率、饵料系数和微生物多样性等指标来确定稻田养殖禾花鲤的最佳放养密度.结果表明,1.50万尾/hm2密度组的禾花鲤成活率最高、饵料系数最低、鱼的生长速度最快.水稻单作组的稻谷产量显著高于稻鱼共作组,但收益显著低于稻鱼共作组.种植前后,水稻单作组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幅明显低于稻鱼共作组,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变幅显著高于稻鱼共作组,而土壤总氮、磷、钾含量变幅又无显著性差异.在种养周期前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均相对于种养前期有所增加,且稻鱼共作组增幅显著高于水稻单作组.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拟杆菌门(Latesci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均相对于种养前期有所下降,且稻鱼共作组降幅显著低于水稻单作组.放养禾花鲤后,2.25万尾/hm2 密度组土壤细菌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增加;2.25万尾/hm2密度组土壤真菌Simpson指数显著性升高,Shannon指数显著性降低.研究初步验证了稻鱼共作模式通过调节土壤微生物的丰度和多样性促进土壤养分的吸收,并得到禾花鲤最佳放养密度为1.50万~2.25万尾/hm2.

禾花鲤、稻田养鱼、养殖密度、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

51

S181;S964.2(农业生物学)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湖南省科技重点计划

2023-11-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91-19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江苏农业科学

1002-1302

32-1214/S

51

2023,51(17)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