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889/j.issn.1002-1302.2023.11.028
四川省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和碳生态效率时空变化
农田生态系统具有碳源和碳汇功能,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农田碳足迹进而为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基于2000-2020 年四川省以及21 个市(州)的农田生产投入和农作物产量等数据,构建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模型,对碳足迹、碳生态效率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2000-2020 年四川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量呈先波动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拐点发生在2016 年,其中土壤翻耕、化肥使用为碳排放量的主要贡献因素,占比分别为44.74%、30.22%.碳吸收量呈先减后增的趋势,2006 年碳吸收量减至最低值,气象灾害是主要影响因素.水稻、玉米、小麦对碳吸收量的贡献较大.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呈先波动增长后持续下降的变化,2006 年为最大值.2000-2020 年四川省农田生态系统均为碳生态盈余状态,碳生态效率年均为 5.150 kg C/kg CE.从空间上看,四川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碳吸收、碳足迹、碳生态效率均呈现西北低、东南高的分布格局;单位面积碳足迹却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空间差异和变化幅度差异均较大,主要是因为各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和发展水平不同.应因地制宜,从农资投入、田间管理、种植结构等进行优化调节,进而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绿色发展.
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碳排放、碳吸收、碳生态效率、时空变化特征、四川省
51
S181(农业生物学)
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项目xy2022059
2023-07-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9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