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889/j.issn.1002-1302.2017.06.074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喀斯特峰丛洼地土壤团聚体碳、氮、磷分布特征的影响
以贵州茂兰喀斯特自然保护区耕地、退耕还草地、退耕还林地、灌丛和原生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0~2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全磷的分布特征以及对团聚体中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耕地相比,退耕还草地、退耕还林地、灌丛和原生林明显提高了原状土壤及各粒径团聚体土壤有机碳、全氮的含量,而全磷含量则相反;随着粒径的逐渐减小,有机碳、全氮含量在0.25~0.50 mm粒级团聚体中最高.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均与>5、>2~5、>1~2、>0.25~0.50、≤0.25 mm粒级团聚体之间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其中与>5粒级团聚体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0.5~1.0 mm粒级团聚体不相关;全磷含量与有机碳、全氮含量及>2~5、>0.25~0.50 mm粒级呈极显著负相关,与>5、>2~5 mm粒级团聚体呈显著相关,而全磷含量与>0.5~1.0 mm、≤0.25 mm粒级团聚体间不相关.
茂兰喀斯特、土地利用、洼地、土壤团聚体、碳、氮、磷
45
S152.4;S153.6+1(土壤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61072、31360121、31460133、41661045;贵州省国际合作项目黔科合区域合[2014]7003号;贵州省科技厅-贵州师范大学联合基金黔科合J字LKS[2012]25号;贵州师范大学博士研究项目11904-05032130002
2017-05-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28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