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脓毒性休克治疗前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α-羟丁酸脱氢酶、前白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新生儿脓毒性休克治疗前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前白蛋白(PA)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20例脓毒性休克新生儿作为病例组,并选择同期于医院分娩的40例正常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病例组人院时及治疗2周后监测血清CK-MB、α-HBDH、PA水平,对照组于人院后测定上述指标,分析血清CK-MB、α-HBDH、PA水平变化与脓毒性休克患儿病情变化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结果 病例组入院时血清CK-MB、α-HBD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轻度脓毒症休克患儿入院时血清CK-MB、α-HBDH水平显著低于重度组,血清PA水平显著高于重度组(P<0.05);病例组治疗2周后CK-MB、α-HBDH显著降低,PA水平显著上升,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脓毒症休克新生儿CK-MB恢复时间、α-HBDH恢复时间、PA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长于轻度者(P<0.05).结论 脓毒性休克新生儿伴血清CK-MB、α-HBDH明显上调,PA降低,且随脓毒性休克病情的进展,其血清CK-MB、α-HBDH水平逐渐上升,PA逐渐降低,同时,上述指标的变化与治疗反应存在密切关联.
脓毒性休克、新生儿、肌酸激酶同工酶、α-羟丁酸脱氢酶、前白蛋白
23
R722.13(儿科学)
陕西省卫生厅科研基金项目2015JM40237
2019-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