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灌溉模式稻田氮素淋失特征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7-4929.2019.03.015

不同灌溉模式稻田氮素淋失特征

引用
氮素淋溶渗漏是导致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测桶试验研究控制灌溉(CI)、覆秸秆旱作(DPS)和浅水勤灌(FSI)在水稻分蘖期、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乳熟期和黄熟期5个生育阶段地下排水中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和总氮(TN)淋失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施肥后,各处理地下排水中NH+4-N、NO-3-N和TN浓度均快速升高.分蘖期和拔节孕穗期地下排水量占总排水量的64.6%~73.4%,且NH+4-N、NO-3-N和TN浓度高,氮素流失量大.不同灌溉模式各生育阶段内地下排水中的氮素形式均以NH+4-N为主,约占TN的47.2%~59.4%,NO-3-N约占TN的30.3%~43.4%,地下排水是NH+4-N流失的主要途径之一.CI和DPS较FSI地下排水量减少45.8%和69.9%,氮素流失负荷减少42.5%和71.6%,但CI增产4.6%,DPS长时间水分胁迫导致减产3.7%.综合考虑,控制灌溉模式在节水减排的同时保持较高产量,而覆秸秆旱作模式在减少氮素流失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地下排水、氮素流失、控制灌溉、覆秸秆旱作、浅水勤灌

S274.1(农田水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9069;江苏省水利科技项目2016007;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KYCX17_044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7B629X14

2019-05-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71-75,8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节水灌溉

1007-4929

42-1420/TV

2019,(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