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3-4882.2021.01.009
中国的食物消费革命及其可持续性反思
作为中国整体的消费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或先导,中国的食物消费革命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此前的十多年间中国实现了整体性温饱,开始向小康迈进.食物消费革命表现在食物种类和消费量的增加,饮食结构转向更多地从动物产品摄取营养,以及消费方式的变化——家庭外消费迅速增加,不受地点和时令限制而长年享用更多的食物.
衡量食物消费革命有三组指标.一是恩格尔系数显著下降.城乡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分别在1994年和2000年降至50%以下,在2000年和2012年降至40%以下,进而在最近的五年间降至30%以下(2019年全国平均为28.2%),标志着中国人的食物生活达到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界定的"富足"状态.二是营养水平显著提高.人均摄取的热量、蛋白质和脂肪在2007年左右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与日本、韩国比肩,到2015年左右超过了经合组织成员国的平均水平.三是各种动物产品和水果、蔬菜等消费量的大幅度增加.其中肉、蛋、水产品三项的人均供应量在2013年超过世界平均水平53公斤和65%,动物产品的消费量到2017年达102公斤,是1990年的2.7倍,其中人均肉类消费量高出国家制定的2020年目标值近20公斤.
2021-03-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