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应用射频电极针治疗较大肝肿瘤布针模式比较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8-794X.2020.09.011

探讨应用射频电极针治疗较大肝肿瘤布针模式比较

引用
目的 临床探讨平行法及交叉法两种布针模式在肝脏肿瘤RFA的效果差异,寻找最佳布针方案.方法 采用Celon射频治疗仪及200T30电极针2根,应用离体牛肝进行RFA实验.布针方式分为两种,平行法布针即两组消融区的布针点连线呈"="型,交叉法布针即两组消融区的布针点连线呈"x"型.设置布针点的最短距离(2 cm,2.5 cm,3 cm)及输出功率(20 W,25 W,30 W)分别消融并比较.消融结束后1h取材,测量并记录大体病理标本消融凝固区形态、范围、长径、短径及交界处凹陷深度.镜下观察不同组消融区交界处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 应用25 W功率,布针点距离为2 cm、2.5 cm及3 cm时,两种模式布针的凝固范围均随着布针点距离增加而增大,而交界处凹陷深度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增大,距离3 cm时,融合不佳.当针尖距离固定时,两种模式的长径相似,未见明显差异,而平行法的短径显著长于交叉法的短径[2 cm:(4.64±0.21)cm比(3.84±0.38)cm,P=0.003;2.5 cm:(5.15±0.25)cm比(4.20±0.40)cm,P=0.011;3 cm:(5.96±0.39)cm比(5.12±0.52)cm,P=0.020].当功率固定时,平行法与交叉法的长径相似,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而平行法短径显著长于交叉法短径[20 W:(4.70±0.26)cm比(4.13±0.15)cm,P=0.033;25 W:(5.15±0.25)cm比(4.20±0.40)cm,P=0.011;30 W:(5.27±0.40)cm比(4.50±0.26)cm,P=0.027].当针距为2.5 cm和3 cm时,平行法的交界处凹陷深度明显短于交叉法[2.5 cm:(1.04±0.23)cm比(1.94±0.32)cm,P=0.007;3 cm:(2.09±0.18)cm比(3.53±0.64)cm,P=0.001].不同功率下,平行法的交界处凹陷深度同样短于交叉法[20 W:(1.61±0.56)cm比(3.60±0.53)cm,P=0.011;25 W:(1.04±0.23)cm比(1.94±0.32)cm,P=0.007;30 W:(0.90±0.44)cm比(1.83±0.15)cm,P=0.010].结论 两种布针模式的凝固范围均随着针距和功率的增加而增大,平行法的短径均长于交叉法,交界处凹陷距离均短于交叉法,提示平行布针法优于交叉布针法,在射频过程中更能融合形成有效的消融范围以达到完全覆盖肿瘤组织的目的 ,为肝肿瘤射频消融临床布针方案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肝肿瘤、射频消融、平行布针、交叉布针

29

R735.7(肿瘤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成果推广项目

2020-10-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907-91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介入放射学杂志

1008-794X

31-1796/R

29

2020,29(9)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