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响应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内在机制与增效路径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对未来实现我国"双碳"目标至关重要.目前已有大量研究围绕重点行业开展减污降碳协同效应评估,但从应急管理视角看,量化实证分析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差异的研究仍不多见.基于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的CO2排放量及空气质量日度数据,实证分析不同应急响应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及其异质性,并从能源、工业、交通运输规模减排三个方面考察其内在机制.结果显示:①随着应急响应等级的提高,CO2、PM2.5减排效应增强,O3总体未表现出下降效应.除三级及以下响应外,一级、二级响应状态下CO2与PM2.5均处于高协同水平,但不同响应状态下CO2与O3总体处于低协同水平.②异质性上,一级、二级响应状态下,CO2和PM2.5协同减排效应在南方地区、高交通密度省份、疫情严重区域相对较高,CO2和O3协同减排效应则仅在PM2.5与O3强正相关的特定省份较为显著.③内在机制上,一级响应通过显著降低能源、工业和交通运输规模实现CO2和PM2.5协同减排,二级、三级及以下响应状态下规模减排效应有所收窄,甚至出现反弹.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分月份、分地区、分污染物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路径,可为探索应对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防治的"双赢"战略提供决策参考.
应急响应、减污降碳、协同效应、二氧化碳、空气质量
45
X51(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2AGL029
2023-03-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6页
9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