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芙琳》的社会语境与历史隐喻解读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0-5072.2015.06.016

《伊芙琳》的社会语境与历史隐喻解读

引用
表面以描写一个孤独少女渴望借助爱情逃离家庭为叙事框架,詹姆斯·乔伊斯的短篇小说《伊芙琳》实则不仅影射了近代爱尔兰移民潮,更揭露了其导致的白皮肤性奴这一异常社会现象,以及当时的爱尔兰人对女性纯洁的广泛焦虑感和道德恐慌。小说以独特的反讽话语策略与社会语境和历史隐喻关联为基质,揭示了日常家庭伦理矛盾与冲突背后隐含的核心政治、经济及宗教等话题。

伊芙琳、“背叛”、道德焦虑、恐慌、白皮肤性奴

I106

安徽省2009-2010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从后殖民文化理论的视角研究影响现代及后现代英语小说文学结构进展的动力》批准号AHSK09-10D82;安徽师范大学特色优势研究领域项目资助批准号109-06145002。

2015-07-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40-148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