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孔子“作”《春秋》——孔子“作”《春秋》的诠释学解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1-3842.2017.06.011

也谈孔子“作”《春秋》——孔子“作”《春秋》的诠释学解析

引用
对于《孟子》所说的“孔子作《春秋》”一事,学界从认同到质疑,经历了长期争议.从诠释学角度看,孔子“作”《春秋》实际上是以述为作,借文本诠释成就观念创新.孔子“作”《春秋》,使鲁史《春秋》的属性及其功能发生了重大转向,即由侧重历史和实证向侧重政治和诠释的转向.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注重过去,后者注重现在;前者注重客观,后者注重主观;前者注重记事,后者注重诠释;前者注重史料真实,后者注重政治启迪.孔子“作”《春秋》,就是通过诠释《春秋》,以“窃取《春秋》之义”的形式,对鲁史官的资料选择和意义表述进行契合时代的再诠释,即在“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的无奈中,用褒、贬、讥、绝、讳的方式,阐发和表达自己对社会政治的思想倾向和理想追求,它们包括:尊王尊君的政治秩序、灾异谴告的权力约束、倡导亲迎的伦理秩序,以及由地缘区别到文化差异的新夷夏观.

“作”《春秋》、文本诠释、意义创新

27

K225.04(奴隶社会(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5年))

2016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东周两汉社会转型背景下的《春秋》诠释”16FZS008;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春秋》诠释传统”08JDC065

2018-01-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0页

81-10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671-3842

37-1377/C

27

2017,27(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