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武侯辩诬:诸葛亮“借刀杀人”问题辨析--兼评朱子彦先生的治史态度与治史方法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1-3842.2O15.O1.O2

为武侯辩诬:诸葛亮“借刀杀人”问题辨析--兼评朱子彦先生的治史态度与治史方法

引用
近年来,在三国史研究领域有一种观点颇为引人瞩目,即:诸葛亮所以在荆襄之战中始终不救关羽,是因为他根本就不想救;他不仅不想救,甚至还要“借刀杀人”将其除掉。持此种观点的人还厚诬诸葛亮,说他野心极大、心机极深、擅权专断、打击同僚、消极北伐、奸诈一如司马懿,其最终目的是要取代后主,“登上帝位”。但许多史料亦证明,诸葛亮是一位具有光风霁月的磊落胸怀、淡薄宁静的人格修养、忠诚廉洁的思想品质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职业精神的少有的民族先贤;他与刘备在“关羽毁败”之际并非不想施以援手,而是事势让他们根本无法援救,“借刀杀人”的观点有失荒诞与武断;章太炎先生的确曾提出过葛氏“借刀杀人”的观点,但他后来又完全否定了自己的这一观点。所以,对诸葛亮的种种诬蔑性观点都是站不住脚的。

三国史、诸葛亮研究、辩诬

K236(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

2015-03-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6-11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