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2-2078.2013.09.005
中国奶牛养殖模式演变趋势浅析
新中国成立后,为提高人民身体健康,在国家的倡导下,优良的奶牛品种从国外引进,落户国内的几个国有牧场,所以说新中国最初的奶牛养殖模式几乎都是国有牧场化养殖.
伴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我国消费水平有了大幅提高,百姓对牛奶的消费需求迅速提升,奶牛养殖模式也由国有化牧场养殖逐步发展成为以家庭式散养为主体的模式,最初规模每户只有几头,粗放式养殖,一个泌乳周期产奶2吨左右.由于饲养成本低,消费市场不断增加,养殖者获得了较大的收益.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前我国奶牛存栏已经突破1 000万头,平均单产已经达到3~4吨,已经由粗放式养殖向精细化养殖转变,但仍旧以家庭式散养模式为主,家庭式散养占奶牛总存栏近90%,每户的养殖数量虽有提高,但养殖规模仍然很小,一般5~10头.
新中国、奶牛、养殖模式、演变趋势、牧场化养殖、家庭、养殖规模、消费需求、消费水平、消费市场、饲养成本、身体健康、三聚氰胺、国外引进、改革开放、存栏、粗放、养模式、精细化、国有化
34
S96;S82
2013-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