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轮作和秸秆还田方式对黑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3327/j.jjlau.2021.1135

不同轮作和秸秆还田方式对黑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引用
轮作和秸秆还田是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有效措施,微生物作为土壤养分循环的驱动者,其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是衡量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之一.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明确不同玉米-大豆轮作和秸秆还田方式下0~20 cm耕层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组成差异.结果表明:与玉米连作相比,玉米-大豆轮作显著提高了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Rhizobiaceae作为根瘤菌的代表科,在轮作处理相对丰度显著高于玉米连作处理,且与土壤碱解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性.功能基因预测分析表明,轮作处理的氧化亚氮还原酶基因和固氮酶nifB基因的相对丰度均显著高于玉米连作处理,而固氮酶nifH基因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连作处理,表明轮作改变了土壤中与氮周转相关微生物的丰度.在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处理中,玉米秸秆旋耕还田处理土壤养分含量最高,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主要受速效钾、总氮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Streptomycetaceae和Burkholderiaceae相对丰度在秸秆旋耕还田中显著高于秸秆深翻还田和覆盖还田,且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合土壤养分和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研究结果,玉米-大豆2 ∶ 1轮作下玉米秸秆旋耕还田对耕层土壤培肥效果最好.

玉米-大豆轮作、秸秆还田、耕种方式、土壤养分、微生物群落结构

44

S154.3(土壤学)

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2022-09-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336-34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000-5684

22-1100/S

44

2022,44(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