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何“减税难降负”:信息技术、征税能力与企业逃税
本文将信息监管技术引入传统的“A-S逃税模型”,从征税能力提升的视角为当前“减税难降负”的现象提供了合理解释.文章借助“金税三期”工程这一“准自然实验”,利用2008-2016年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和双重差分的估计方法,研究发现:(1)信息监管技术的进步有效压缩了企业的逃税空间,降低了企业的逃税程度.(2)异质性的分析表明,信息监管技术的进步对逃税动机更强的民营企业、征管弹性更大的地税企业以及信息监管难度更高的征纳合谋企业影响更大.同时,信息监管技术进步对企业逃税的“打击效应”更多的作用在企业所得税上,而在财政收入目标设定更高的地区,“金税三期”工程的政策效果也更为明显,说明涉税信息监管能力的提升能为地方政府完成财政收入任务提供便利.(3)拓展性分析还发现,信息监管技术的进步推高了企业的实际税负、降低了企业盈利能力、减缓了企业资产的扩张速度,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当前减税政策的红利.此外,信息监管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政府税收收入的增加,为降低企业名义税率、进一步优化税收政策提供了空间.
信息监管技术、征税能力、企业逃税、实际税负
55
F812.42;F270.7;G43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项目
2020-05-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7页
116-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