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教育之贫”的增智和增收效应——对20世纪90年代“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的评估
本文基于2013年CHIP数据,运用截面数据双差法,评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二片地区“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的政策效果,对此提供了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研究发现,通过新建或改扩建小学与初中校舍、购置教学设备等措施,该工程较好地实现了“增智”的目标:受益儿童成年后的受教育年限显著提高0.7年左右;但工程的“增收”效果却十分有限,受益儿童成年后收入并未显著提高.计量分析发现,工程虽能提高受益儿童成年后外出务工收入水平,但未能提升其外出务工概率;可能受限于本地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成年后留在本地的受益群体从事非农职业的概率反而显著降低.这说明,中国的“扶教育之贫”政策,能够有效促进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但要达到教育扶贫“增收”的根本目标,还需要积极引导外出务工、发展本地第二、第三产业等政策与之配套.
“义教工程”、教育扶贫、截面数据双差法
54
F323.8;K291;F832.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社科院创新工程项目;清华大学中国财政税收研究所的资助
2019-11-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7页
155-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