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议定书》及其清洁发展机制的减排效应——基于中国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微观项目数据的分析
面对新一届美国政府退出《巴黎协定》,中国政府要不要落实《巴黎协定》的减排承诺,继续投身国际环境合作?作为《巴黎协定》的早期探索版本,2005年生效的《京都议定书》可为相关政策效果评估提供一个较好的“反事实框架”.为此,本文以《京都议定书》唯一的南北国环境合作项目“清洁发展机制”(CDM)为研究对象,手工搜集国内3027个工厂级CDM项目的空间地理信息,构造包含30773个观测点的2001-2012年空间面板数据,以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京都议定书》的政策效果,并量化出中国在近年全球环境治理中的减排贡献.结果 表明:《京都议定书》及其清洁发展机制的实施,对控制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产生了显著而积极的政策效果.与国内大部分环境规制文献不同,本文不局限于研究某一次宏观环境政策变动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而是使用更微观的工厂级清洁生产项目及其附近的污染物数据,进行较科学而细致的公共政策评估.本文的实证结果可为当前我国政府应对美国退出《巴黎协定》提供部分决策依据,更回应了部分发达国家对《京都议定书》减排效果和发展中国家没有承担减排责任的政治质疑.
国际环境合作、《巴黎协定》、《京都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温室气体减排
54
D815;F205;D993.5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产业发展与粤港澳台区域合作研究中心项目
2019-05-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7页
5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