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互联性贷款的存在逻辑与自我履约——基于声誉视角的理论分析
“公司+农户”组织中广泛存在的互联性贷款,既是一种内生性的市场化农户贷款模式,也是依赖声誉效应的自我履约机制.从声誉视角,本文为其存在逻辑与自我履约机制提供内在一致的分析框架,并深入阐述声誉效应的微观机理.研究发现,在声誉外部性的农村,产品市场重复博弈所形成的声誉,通过信号功能而缓解逆向选择问题,并使追求合作剩余与声誉租金最大化的交易双方选择互联性贷款;通过交易功能,声誉资本能使贷款者在产品市场上对信贷违约者施加可置信的私人惩罚.政策寓意是:基于非审慎的功能监管理念,监管部门应引导互联性贷款的健康发展,以释放它在促进农村金融内生发展方面的巨大潜能.
互联性贷款、声誉效应、声誉租金、关联博弈、自我履约
本文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动态激励、关联博弈与互联性贷款的自我履约”项目编号:14YJA790039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农村土地与相关要素市场培育与改革研究”项目编号:71333004资助.
2016-08-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0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