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957/j.cnki.jjdl.2023.06.019
中国中部重点农区虾稻田的时空演变及地域模式
中国中部重点农区——潜江市是中国"小龙虾之乡""虾稻共作"的发源地,"虾稻共作"已迅速推广至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山东、云南等地.探索虾稻共生模式对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影响,有助于科学调控虾稻种植格局,保障粮食和生态双安全.文章综合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和演绎地域演变模式,通过分析2016-2020年潜江市虾稻田时空格局演变过程及特征,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农业政策多方面,探讨潜江市虾稻田发展的地域模式.结果表明:①虾稻田空间呈现"西南多,东北少"分布格局,种养格局重心整体由西南向东北方向迁移,轨迹呈倾斜的"Z"字型,平均迁移速度为1.37 km/a,标准差椭圆扁率逐渐减小,且椭圆面积波动增加.②潜江市虾稻田地域模式呈现"政策调控型→科技主导型→社会发展型"演变特征,受社会发展及自然因素影响,农业政策通过宏观调控加大投入稳定了潜江市虾稻田种养面积,科技主要通过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和技术创新推动了潜江市虾稻田由西南向中东部迅速扩张,社会发展通过农田水利设施修建、城市化发展和农产品电子商务及储藏保鲜冷链物流发展对虾稻田进行影响.文章通过潜江市虾稻田的空间演变过程探讨其地域模式,结果将有助于虾稻田农业区域合理规划和发展,为决策提供科学数据和技术支撑,也为我国打造虾稻田区域性优势产业带提供政策建议.
虾稻共作、时空格局、地域模式、虾稻田、重点农区
43
F323.211(中国农业经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
2023-10-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8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