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957/j.cnki.jjdl.2022.12.016
镇域尺度下资源型城市农业转型的空间错位及问题类型识别——以徐州市为例
采用DEA-Malmquist和空间错位指数等方法,基于镇域尺度,以徐州市为实证,探讨1996-2015年资源型城市农业转型的空间错位特征,并识别出问题区域类型.研究发现:①研究期内徐州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呈现先波动后平稳发展趋势,且主导驱动力由技术效率演变为技术进步.②空间上,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镇域由传统农业主导型演变为工矿主导型,并呈向中心城区近郊、东陇海铁路沿线集聚态势;热点镇域向中心城区周边集聚,冷点镇域多为区位偏远且工矿资源缺乏的镇域,表明资源型城市区位偏远且工矿资源缺乏的镇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处于下降状态.③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与技术效率变化之间正向错位的镇域向中心城区外围、黄河故道沿线、徐睢公路沿线、东陇海线以南等地区集聚;其与技术进步变化之间正向错位的镇域向市域边缘地区集聚且范围扩大,表明边缘的地理区位驱动了正向错位镇域集聚.④识别出问题区域6类,即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同步滞后"型、技术进步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双滞后"型、技术效率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双滞后"型、技术进步滞后型、技术效率滞后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稳定型.
资源型城市、农业转型、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空间错位、镇域尺度
42
F302(农业经济理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2023-03-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52-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