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957/j.cnki.jjdl.2020.12.018
中国非主粮生产的地理集聚特征及其空间演化机制
非主粮包括豆类、薯类、高粱、谷子、燕麦等众多粮食品种,促进非主粮的生产有利于稳定我国粮食自给率,有利于有效地改善和提高土壤肥力;同时也有利于满足粮食的多元化消费需求,更好地推动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文章运用区位基尼系数法、区位商指数、产业集中率、地区平均产业集中率、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等方法,探讨了1997-2017年我国非主粮生产的地理分布特征以及空间集聚演变机制.结果表明:①1997-2017年我国非主粮生产的集聚水平不断上升,不同非主粮品种的集聚水平呈现出豆类>其他杂粮>薯类的变化特征.②北方5省和西南4省市是我国非主粮生产中心,其豆类产量合计占全国豆类产量的71.8%,薯类合计占65.4%,其他杂粮占61.2%,左右着国内非主粮的供给量以及对国外的依存度;比较而言,广大中东部地区非主粮生产则不断萎缩.③自然资源禀赋决定了非主粮生产的基本格局,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和技术水平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格局,而人口与经济增长以及城镇化发展则推动着非主粮生产格局的持续演变.
非主粮、地理集聚、空间演化机制、粮食生产、专业化程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
40
F326.11(中国农业经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立项项目
2021-03-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155-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