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主粮生产的地理集聚特征及其空间演化机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5957/j.cnki.jjdl.2020.12.018

中国非主粮生产的地理集聚特征及其空间演化机制

引用
非主粮包括豆类、薯类、高粱、谷子、燕麦等众多粮食品种,促进非主粮的生产有利于稳定我国粮食自给率,有利于有效地改善和提高土壤肥力;同时也有利于满足粮食的多元化消费需求,更好地推动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文章运用区位基尼系数法、区位商指数、产业集中率、地区平均产业集中率、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等方法,探讨了1997-2017年我国非主粮生产的地理分布特征以及空间集聚演变机制.结果表明:①1997-2017年我国非主粮生产的集聚水平不断上升,不同非主粮品种的集聚水平呈现出豆类>其他杂粮>薯类的变化特征.②北方5省和西南4省市是我国非主粮生产中心,其豆类产量合计占全国豆类产量的71.8%,薯类合计占65.4%,其他杂粮占61.2%,左右着国内非主粮的供给量以及对国外的依存度;比较而言,广大中东部地区非主粮生产则不断萎缩.③自然资源禀赋决定了非主粮生产的基本格局,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和技术水平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格局,而人口与经济增长以及城镇化发展则推动着非主粮生产格局的持续演变.

非主粮、地理集聚、空间演化机制、粮食生产、专业化程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

40

F326.11(中国农业经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立项项目

2021-03-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155-16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经济地理

1000-8462

43-1126/K

40

2020,40(1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