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957/j.cnki.jjdl.2020.11.018
中国生态移民村社会空间的生产分析——以宁夏固原市典型生态移民村为例
生态移民村是一种特殊的乡村类型.运用空间生产理论,以宁夏固原市“十二五”7个生态移民村为例,采用2018年高分二号遥感影像,参考谷歌地球2010年数据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2010年),并通过参与式农村评估法(PRA)获取社会空间数据,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三元空间辩证耦合协调度模型、地理探测器等综合方法,剖析生态移民村空间的表征、空间的实践和表征的空间及其耦合特征.结果 显示:①生态移民村空间的表征是政府、社会组织、村委会、农户(搬迁户)和原住民及其相互作用.②生态移民村空间的实践表现为迁入区宅基地、道路、学校、卫生室、文化广场、村委会、蔬菜大棚、养殖场、耕地、草地、园地、水域等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其中房屋建筑区面积增量最多,二营村33.22 hm2、闫堡村26.03 hm2、沟圈村25.52 hm2、田坪村12.30 hm2、串河村10.82 hm2、兰大庄9.68hm2和红土村2.19 hm2.③生态移民村表征的空间出现搬迁前后农户类型、消费行为和社会关系的显著变化,“熟人社会”结构的打破和“空心化”现象对生态移民村的振兴提出了规划预警.④生态移民村空间生产耦合度居于0.3~0.5之间,总体耦合处于轻度失调和濒临失调之间,其中田坪村(0.49)>闫堡村(0.48)>串河村(0.47)>沟圈村(0.46)>二营村(0.39)>红土村(0.36)>兰大庄(0.34).表征的空间在三元空间耦合中贡献最低.
乡村振兴、生态移民村、空间的生产、空间的表征、空间的实践、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社会空间
40
F327(中国农业经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宁夏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理论经济学学科
2020-12-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58-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