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外耳道狭窄和闭锁患者圆窗龛的CT三维影像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2095-7041.2014.02.001

先天性外耳道狭窄和闭锁患者圆窗龛的CT三维影像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引用
目的 通过研究先天性外耳道狭窄、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患者圆窗龛及其附近龛外窝形态的差异,获得圆窗龛及龛外窝形态的参数,为人工中耳圆窗振子的外形设计及其在圆窗龛植入时的安全放置提供依据.方法 将17例(20侧耳)先天性外耳道狭窄患者(狭窄组,男9例、女8例,年龄7~28岁)、15例(20侧耳)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患者(闭锁组,男9例、女6例,年龄4~27岁)和10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20侧耳,男5例、女5例,年龄12 ~60岁)的颞骨CT序列图像导入Mimics软件,在3D重建基础上读取圆窗龛及其附近龛外窝相关标志点的三维坐标,基于Matlab软件编制程序计算圆窗龛龛口前后、上下径,圆窗前后、内外径,圆窗龛前、后、上、下各壁长度,圆窗龛深度,龛外窝深度及大小,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闭锁组圆窗龛前、后壁长度分别为(1.48 ±0.26) mm和(2.28±0.56) mm,狭窄组分别为(1.32 ±0.36)mm和(1.99±0.58)mm,健康对照组分别为(0.96 ±0.33)mm和(1.55±0.53)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闭锁组圆窗龛上壁长度(1.29 ±0.32) mm,大于健康对照组的(1.00 ±0.33) mm(P <0.05);闭锁组的龛外窝大小小于狭窄组,狭窄组小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龛外窝深度在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随着外耳道畸形程度加重,圆窗龛前、后、上壁有变长趋势,龛外窝有变小的趋势.该结果可为人工中耳圆窗振子的设计及先天性外耳道狭窄和闭锁患者圆窗振子植入的手术设计提供依据.

人工中耳、圆窗龛、外耳道狭窄、外耳道闭锁

19

R764.71;R814.42;R541.4

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复旦大学项目第三期

2014-08-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89-9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1671-7163

10-1202/R

19

2014,19(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