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住院期间新发显性肝性脑病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1855/j.issn.0577-7402.2022.12.1232

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住院期间新发显性肝性脑病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引用
目的 探索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住院期间新发显性肝性脑病(OHE)的影响因素,并构建个体化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2016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310例HBV-ACLF患者,按入院后是否发生OHE分为无肝性脑病组(n=236)、肝性脑病组(n=74).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及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等,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BV-ACLF患者入院后新发OHE的影响因素;采用独立影响因素构建Nomogram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度及校准度,决策曲线分析法(DCA)评估模型的临床有效性.结果 与无肝性脑病组比较,肝性脑病组的国际标准化比值[2.71(2.20,3.44)vs.1.98(1.70,2.55)]、谷丙转氨酶[987.50(450.50,1538.00)U/L vs.561.00(191.00,1090.50)U/L]、谷草转氨酶[830.00(257.75,1518.25)U/L vs.381.00(153.50,872.00)U/L]、血浆氨[71.75(57.75,109.50)μmol/L vs.57.00(41.80,79.60)μmol/L]、白细胞计数[7.93(6.43,9.74)×109/L vs.6.62(5.33,8.16)×109/L]、血红蛋白[136.50(126.25,151.50)g/L vs.126.00(115.00,143.00)g/L]及中晚期患者占比(56.8%vs.23.3%)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甲胎蛋白水平较低[56.33(23.61~139.03)ng/L vs.88.25(31.32~216.88)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国际标准化比值(OR=2.56,95%CI 1.61~4.30,P<0.001)、年龄(OR=1.06,95%CI 1.02~1.10,P=0.003)、血浆氨(OR=1.02,95%CI 1.01~1.03,P=0.005)、白细胞计数(OR=1.24,95%CI 1.07~1.43,P=0.003)、血红蛋白(OR=1.03,95%CI 1.00~1.05,P=0.026)是HBV-ACLF患者出现新发OHE的独立影响因素.本研究建立的Nomogram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48(95%CI 0.798~0.897),MELD模型的AUC为0.723(95%CI 0.654~0.793).Nomogram模型与理想模型的最大偏倚(Emax)=0.143,最小偏倚(Eavg)=0.041,模型有良好的区分度,S:p=0.676>0.05,通过校准度检验,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结果的一致性良好,决策曲线显示阈值在0.05~1.0范围内,列线图模型的净获益率均高于MELD模型.结论 年龄、国际标准化比值、白细胞计数、血浆氨及血红蛋白是HBV-ACLF患者住院期间新发OHE的影响因素,由这5个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的Nomogram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该人群住院期间新发OHE的风险,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新发、显性肝性脑病、Nomogram模型

47

R512.6+2(传染病)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北京肝胆相照公益基金

2023-01-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232-124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解放军医学杂志

0577-7402

11-1056/R

47

2022,47(1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