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855/j.issn.0577-7402.2022.04.0382
基于红外眼动系统探讨帕金森病多模式视觉探索障碍的发生机制
目的 通过红外眼动评估系统记录并分析目标探索任务中视觉信息处理系统眼动指标的疾病效应与衰老效应,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视觉探索障碍的发生机制.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纳入2020年10月-2021年6月于大连市友谊医院运动障碍门诊临床确诊且正在使用多巴胺能药物的认知正常的帕金森病患者32例作为帕金森病组,另将本院体检中心招募的年龄、性别及受教育程度相匹配且认知正常的健康志愿者33例作为与帕金森病组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AMC组),以及本院医护实习学生中招募的性别及受教育程度匹配的33例健康志愿者作为青年正常对照组(YC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代表视觉信息处理能力的图形匹配任务(时钟匹配任务与倒转时钟匹配任务)和代表动眼肌功能的扫视类任务,同时使用红外眼动评估系统记录各组受试者的行为和眼球运动指标.对扫视类任务的准确率、潜伏期和扫视幅度,以及时钟匹配类任务的准确率、反应时间、扫视样本图像感兴趣区域(AOI)次数、扫视阵列图像感兴趣区域(AOIs)次数和降效分数作为感兴趣眼动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对帕金森病组的临床特征(疾病持续时间、抗帕金森病药物剂量和Hoehn-Yahr分级)与存在疾病效应的眼动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扫视类任务中,AMC组与YC组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帕金森病组的各项指标比较,AMC组(P=0.003)和YC组(P<0.001)在反向扫视任务中的扫视幅度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钟匹配类任务中,与YC组比较,AMC组(时钟匹配任务:P=0.005;倒转时钟匹配任务:P=0.008)和帕金森病组(时钟匹配任务:P=0.002;倒转时钟匹配任务:P<0.001)的反应时间均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帕金森病组比较,AMC组及YC组在倒转时钟匹配任务中的访问样本图像AOI的扫视次数(AMC组:P=0.011;YC组:P<0.001)、访问阵列图像AOIs的扫视次数(AMC组:P=0.023;YC组:P<0.001)和降效分数(AMC组:P=0.017;YC组:P=0.003)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钟匹配类任务中其余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向扫视任务中的扫视幅度与倒转时钟匹配任务中访问样本图像AOI的扫视次数(r=–0.014,P=0.785)、访问阵列图像AOIs的扫视次数(r=–0.025,P=0.837)及降效分数(r=–0.031,P=0.576)均无明显相关性.帕金森病组的临床特征与反扫视任务的扫视幅度、倒转时钟匹配任务中访问样本图像AOI的扫视次数、访问阵列图像AOIs的扫视次数及降效分数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基于红外眼动系统的结果提示,帕金森病患者的视觉探索障碍是由视觉信息处理功能失调和动眼肌功能障碍共同作用所致的,疾病效应和衰老效应对视觉探索过程存在不同性质的影响.
帕金森病、视觉探索、眼动、扫视、认知、衰老
47
R742.5(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2022-05-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382-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