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及其预防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流行性出血热及其预防

引用
流行性出血热即肾综合征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EHF),是法定乙类传染病.该病是一种由汉坦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通过多种途径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在我国存在姬鼠型、家鼠型和姬鼠家鼠混合型3种疫区.本病在我国分布广,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对部队官兵威胁较大.传染源 汉坦病毒为RNA病毒,具有多宿主性及宿主特异性.在我国已确定黑线姬鼠和大林姬鼠为姬鼠型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褐家鼠和实验大白鼠为家鼠型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在自然情况下,汉坦病毒仅致人发病,宿主动物表现为隐性感染.感染动物排毒多在感染后10天开始,持续约30天,最长可达120天.汉坦病毒主要是通过与宿主动物及其排泄物(粪、尿)、分泌物(唾液)接触,经气溶胶吸入、破损皮肤、消化道等多途径传播.另外,出血热还可能经鼠类体外寄生革螨或恙螨叮咬传播.人对姬鼠型和家鼠型汉坦病毒普遍易感,潜伏期最短4天,最长60天,平均为7~ 14天.

流行性出血热、汉坦病毒、家鼠型出血热、传染源、宿主动物、自然疫源性疾病、传播、乙类传染病、宿主特异性、合征出血热、隐性感染、鼠类、黑线姬鼠、感染动物、发病、多种途径、大林姬鼠、部队官兵、消化道、外寄生

R51;R37

2013-05-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1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解放军健康

1000-9701

37-1171/R

2013,(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