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审视下的晚清经济--评马敏、朱英等著《中国经济通史》(第九卷)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0-2456.2003.05.018

理性审视下的晚清经济--评马敏、朱英等著《中国经济通史》(第九卷)

引用
@@ 在中国经济史上,晚清时期具有中西新旧杂糅的特点和承前启后的特殊意义.一方面,由于"西力东渐"的影响,传统的封建经济结构在延续的同时发生松动,无论是在生产关系还是在生产力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变化;另一方面,晚清时期又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启动期,蕴含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各种变量与潜因,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与不发展的种种问题都可以在这里探因求源.这使晚清时期成为中国经济史上最为特殊的时段,别具迷人的魅力.因此,众多学者投身于这一研究领域,并已取得了重要成果.在已有的近代经济史研究成果,如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系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王方中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稿>、魏永理的<中国近代经济史>、于素云等人的<中国近代经济史>、凌耀伦等人的<中国近代经济史>、蒋建平的<简明中国近代经济史>、周谷城的<中国近代经济史导论>等著作中,晚清经济史均占有重要地位.晚清经济史方面的专题或理论性著作还可以举出彭泽益的<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中国财政与经济>、汪敬虞的<十九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陈翰笙的<帝国主义工业资本与中国农民>、吴承明的<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等.严中平主编的<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2卷本)可为重要的代表作.由汪敬虞接替主编的该书<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3卷本)也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1].此外,在诸多中国经济通史的著作中,晚清部分也不可或缺地被列入其中加以论述.

理性审视、晚清经济、中国经济、近代经济、经济史、资本主义、晚清时期、著作、人民出版社、经济近代化、政治经济、研究领域、研究成果、新旧杂糅、西力东渐、同时发生、生产关系、人的魅力、经济侵略、经济结构

42

F129(中国经济)

2003-11-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39-14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000-2456

42-1040/C

42

2003,42(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