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灌溉模式和施氮处理下稻田氨氧化细菌及无机氮对N2O排放的影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不同灌溉模式和施氮处理下稻田氨氧化细菌及无机氮对N2O排放的影响

引用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和施氮处理下早稻、晚稻不同时期稻田N2O的排放通量、氨氧化细菌数量、氨氧化潜势和无机氮含量的变化,揭示土壤氨氧化细菌数量、氨氧化潜势和无机氮含量对稻田N2O排放的影响.两季试验均设3种灌溉模式,即常规灌溉(CIR)、"薄浅湿晒"(TIR)和干湿交替(DIR),和2种施氮处理,即100%尿素-N(FM1)和50%尿素-N+50%猪粪-N(FM2).结果表明:晚稻、早稻分蘖期和成熟期土壤氨氧化细菌数量较低,而孕穗期和乳熟期数量较高;晚稻孕穗期、早稻孕穗期和乳熟期土壤氨氧化潜势较高,而晚稻、早稻分蘖期和成熟期土壤氨氧化潜势较低;相同施氮处理下,DIR模式土壤NH4+-N含量高于CIR与TIR模式,DIR与TIR模式土壤NO3--N含量均显著高于CIR模式;晚稻、早稻孕穗期和乳熟期DIR和TIR模式土壤N2O排放通量比CIR模式显著提高,FM2处理高于FM1处理;氨氧化细菌和氨氧化潜势与NH4+-N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N2O排放通量与氨氧化细菌和氨氧化潜势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N2O的排放受到氨氧化细菌和氨氧化潜势的直接影响,稻田NH4+-N含量大小会影响氨氧化细菌数量和氨氧化潜势,从而间接影响N2O的排放.

氨氧化细菌、N2O排放、"薄浅湿晒"灌溉、干湿交替灌溉

36

S511.07(禾谷类作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69003

2017-07-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7-1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000-2421

42-1181/S

36

2017,36(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