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季季风间期东印度洋赤道及其邻近海域硅藻群落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0253-4193.2016.02.011

2014年春季季风间期东印度洋赤道及其邻近海域硅藻群落

引用
2014年4月10日至5月13日在东印度洋赤道区及其邻近海域(10.08°N—6.00°S,80.00°~96.10°E)进行硅藻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的调查。分析了45个网采样品,共鉴定出浮游硅藻34属113种(包括变种、变形及未定名种),大部分物种为热带外洋性种以及暖海外洋性种,与该海区的热带及亚热带的环境特征一致。优势种为佛氏梯形藻(Climacodium frauenfeldianum)、地中海细柱藻(Lep-tocylindrus mediterraneus )、密聚角毛藻(Chaetoceros coarctatus )、美丽漂流藻(Planktoniella foromsa )、大西洋角毛藻那不勒斯变种(Chaetoceros atlanticus var.neapolitanus)、距端假管藻(Pseudosolenia cal-car-avis ,即距端根管藻 Rhizosolenia calcaravis )、圆柱几内亚藻(Guinardia cylindrus )、达蒂角毛藻(Chaetoceros dadayi )、伏氏海线藻(Thalassionema frauenfeldii )、离心列海链藻(Thalassiosira excen-trica )、瘤面角毛藻(Chaetoceros bacteriastroides )以及笔尖根管藻粗径变种(Rhizosolenia styliformis var.latissima)等。硅藻的平均细胞丰度为1.855×103个/m3,其平面分布不均匀,赤道断面细胞丰度较低,高值区出现在海区北部。聚类分析发现有7种生态类群,这些硅藻的种类和丰度平面分布与上层水体(200 m 以浅)温度、盐度及营养盐的水柱平均值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硅藻、东印度洋、种类组成、平面分布、聚类分析

38

Q948.8(植物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6124,41176136,41406155;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NCET-12-1065;天津市高校创新团队计划TD12-5003。

2016-04-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12-12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海洋学报(中文版)

0253-4193

11-2055/P

38

2016,38(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