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日本金线鱼摄食生态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9663/j.issn2095-9869.20210606001

北部湾日本金线鱼摄食生态

引用
根据2018年1-4月和8-12月在北部湾采集的248尾日本金线鱼(Nemipterus japonicus)样品,采用传统胃含物分析法和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其摄食生态.结果显示,日本金线鱼为广食性底栖肉食性动物,摄食饵料生物包括8个类群,鱼类和虾类是优势饵料类群,相对重要指数占比为92.92%.日本金线鱼四季均大量摄食鱼类,另外,在春季兼食虾类,夏季兼食蟹类,秋季兼食虾类和多毛类,冬季兼食虾类和星虫类;随着体长增加,日本金线鱼由摄食虾类和鱼类为主逐渐转变为摄食鱼类为主,摄食转变体长节点为130mm.摄食强度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秋季最高,春季和夏季次之,冬季最低.日本金线鱼摄食饵料种类多样性较高,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为1.77,Pielou均匀度指数(J')为0.64,从春季到冬季,H'值和J'值随季节先升高后降低,秋季最高;H'和J'随体长呈增加趋势,体长≥160 mm群体的摄食生态位宽度最大.在同位素分析方面,δ13C值范围为-18.25‰~-15.39‰,极差为 2.86‰;δ15N值范围为 13.01‰~17.24‰,极差为 4.23‰;北部湾日本金线鱼的营养级范围为3.21~4.46,平均营养级为3.97,随着体长的增加,营养级逐渐升高.核心生态位(SEA)在4个季节虽有不同程度的重叠,但总生态位(TA)存在明显季节差异,表明对饵料的利用存在一定的相似,也存在特定的差异,有利于缓解该鱼种对优势饵料的季节性压力.不同大小的群体间SEA的重叠率较高,表明不同生长阶段营养来源成分相似,但不同大小的群体间TA差异较为明显,推测日本金线鱼通过生态位分化减轻种内的食物竞争压力.

北部湾、日本金线鱼、摄食习性、碳氮稳定同位素、营养级

44

S931.1(水产资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资助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

2023-03-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47-5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渔业科学进展

1000-7075

37-1466/S

44

2023,44(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