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色双冠丽鱼体色相关基因mitf的结构及表达调控特性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9663/j.issn2095-9869.20201215004

橘色双冠丽鱼体色相关基因mitf的结构及表达调控特性

引用
为了解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基因在鱼类早期体色褪黑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本研究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获得橘色双冠丽鱼(Amphilophus citrinellus)mitf基因cDNA序列全长,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其在橘色双冠丽鱼胚胎不同发育时期、体色褪黑不同时期和各个组织中的表达规律.获得mitf基因2个亚型,其中,mitf1的cDNA全长为1816 bp,包括5'非编码区(UTR)158bp、3'UTR 428 bp、开放阅读框(ORF)1230 bp,共编码409个氨基酸;mitf2的 cDNA 全长为 1638 bp,包括5'UTR 160 bp、3'UTR428 bp 和ORF 1050 bp,共编码349个氨基酸.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显示,mitf1和mitf2聚在一小支,与慈鲷科(Cichlidae)鱼类同源性最高,与哺乳类动物同源性较低.qRT-PCR结果显示,在成鱼各个组织中,mitf1和mitf2均有不同程度表达,其中,眼部表达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肌肉、脑和肾脏也有较高表达;mitf1 和mitf2在胚胎各个发育时期均有表达,在受精卵时期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胚胎期;随着橘色双冠丽鱼体色由黑色过渡到橘黄色,mitf1和mitf2 在鱼皮肤、鳞片、尾鳍中的表达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表明mitf基因表达与鱼体色由黑到黄转变的表型间存在关联性,推测与鱼体色发育阶段色素细胞的分化和分布比例的动态变化相关.本研究通过了解鱼类体色发育和变异的分子基础,可为鱼类色素细胞发育和体色人工改良积累资料.

橘色双冠丽鱼、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qRT-PCR、黑色素细胞

43

S91(水产基础科学)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国家水产种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共同资助

2022-04-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107-118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渔业科学进展

1000-7075

37-1466/S

43

2022,43(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